媒體報道
證券時報《“抗疫第一股”圣湘生物上市背后:正奇金融“投貸聯動”又下一城》
發布日期:2020-08-29 瀏覽次數:5043
8月28日,被稱為A股“抗疫第一股”的圣湘生物(688289.SZ)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在業績與實力雙引擎驅動下,上市首日股價較發行價上漲接近130%,總市值超過460億元。
梳理來看,圣湘生物上市前融資次數并不多,投資方包括安徽志道投資、弘暉資本、禮來亞洲基金、君和資本、高特佳等投資機構。其中,第二大股東安徽志道投資為聯想控股成員企業正奇金融的全資子公司,此次公開發行后其持股比例為10.76%。以交易首日的股價表現來計算,正奇金融可獲得超過50倍的投資回報。
圣湘生物是正奇金融以投行思維、整體方案支持科技型企業快速發展的經典案例之一。這筆極具代表性的投資案例,再次驗證了正奇金融整體方案的獨特性。在正奇金融2015年投資時,圣湘生物還處于發展困境中。彼時,由于系列債務代償及訴訟案件纏身,圣湘生物土地、房產、存款等多項資產被扣押、查封或凍結,公司股權、銀行賬戶被凍結,商業銀行抽貸,公司現金流幾近枯竭。當年底,正奇金融以整體方案戰略投資圣湘生物,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并給予其不超過5億元額度的債權支持方案。
在正奇金融投資后的一年半時間內,圣湘生物的企業估值從7億元增長至31億元,并吸引了禮來亞洲基金、弘暉資本等知名機構進行投資。而多年所積累的技術優勢,也為圣湘生物構建出了強大的護城河。今年由于抗疫中的出色表現,圣湘生物的業績更是呈現爆發性增長。
招股意向書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億元,同比增長1159.39%,實現扣非凈利潤12.27億元,同比增長9088.09%。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冠核酸檢測產品全球網絡鋪開,國際化已經成為圣湘生物擴張新主線。2020年上半年,公司境外銷售占比由去年的5.05%一躍增至45.12%。目前,圣湘生物新冠檢測試劑產品已經服務于全球130個國家和地區疫情防控一線。
圣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表示,正奇金融為圣湘項目建立了投、融、貸相結合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新模式,有力地支持了圣湘解決困難、加速發展。
正奇金融總裁李德和表示,商業銀行或傳統投資機構偏向于對財務健康的企業有所關注,而正奇金融卻敢于去做一些“雪中送炭”的投資,“因為我們具備了足夠多的債權或是股權投資手段,而且能夠快速響應,形成一系列豐富的整體方案,去幫助企業更好地解決經營或發展中的困難?!?/span>
從圣湘生物這個案例,以及縱觀正奇金融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其靈活的模式優勢得以體現——通過“投行思維、整體方案”,以多元化的產品與服務為中小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業務增長并分享其價值提升。
正奇金融在最新的戰略3.0規劃中,更是強調運用投貸聯動手段,深度切入產業,通過“金融+投資+產業”業務模式,打造產業賦能平臺。李德和介紹,正奇金融目前的“投貸聯動”主要有三個層次:一是正奇金融有著融資租賃、商業保理、融資擔保、小額貸款、典當等多業務,這些債權業務與股權投資業務形成聯動,構成區別于其他金融機構的差異化打法;二是正奇金融以投行業務為引領,通過重點投資某一家公司,深入了解和理解產業以及上下游行業,對上下游產業鏈導入債權業務,形成產業鏈層面的投貸聯動;三是指針對部分具體項目,正奇金融實施投貸聯動整體方案,解決成長性企業的資本及流動性約束。
“在這個過程中,金融是產品,投貸聯動是手段?!崩畹潞驼f,“金融不能夠空轉,一定要跟有成長性的企業緊密聯系,要站在企業的角度去思考怎樣更好地去幫到他們。金融不止于金融,一定要切入產業,理解產業,利用我們的金融工具來為整個金融和產業生態形成賦能,最終成為產業的整合者和提升者,形成產融共創?!?/span>
據悉,目前正奇金融聚焦的產業主要有兩個方向,生物醫藥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國家重點支持的新興產業。今年以來,除圣湘生物外,艾可藍已于2月10日登陸創業板,天合光能于6月10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蘭劍智能于8月21日過會科創板,科美診斷上市申請已獲得受理……還有多家被投企業正在上市審核受理或計劃提交上市申請。
來源: 證券時報 記者 王小偉
原文鏈接:http://www.stcn.com/kcb/gsxw/202008/t20200828_2299430.html